当《花好月圆》的悠美旋律在学院特色餐厅缓缓响起,一场名为“情暖中秋·共叙友谊”的茶话会,悄然编织起一段属于师生们的暖心记忆。
灯火可亲的餐厅里,果香与笑语交织,团委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月饼、水果和茶点摆满长桌,映照着每一张期待的脸庞,茶话会由纪委书记赵天主持。
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胡彦伟的讲话如秋风送暖:“同学们,你们是学校最深的牵挂。今天,请允许我代表学校,向每一位留校学子道一声‘中秋安康’,也请你们向远方的家人转达哈应用的诚挚问候——”他话音微顿,目光扫过全场,“愿你们在此习得技艺,更在此感受温暖。哈应用永远是你们坚实的后盾,是你们在北国的第二个家!”
经典游戏唤起童年记忆,“你说我猜”的游戏中,一对黄金搭档默契地配合引得满堂喝彩。更动人的是“心声驿站”环节----
“今天我很想家,我非常感谢学校,让我在这个大家庭更加感动……”一名女生哽咽道。
“一会儿,我就和爸妈连线视频,让他们放心,离家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我很快乐。”男孩的讲话朴实而炽热。
“我家在河南,等闲暇时间,请大家去尝胡辣汤!”邀请声未落,掌声已如潮涌起。
每一句真心话,都是一颗星星,点亮了独在异乡的中秋夜空。
最热烈的莫过于包饺子环节。面团在指尖旋转,馅料在掌心凝聚,师生们围站桌旁,手法生疏的学生在老师手把手指点下捏出第一个“小月亮”,熟练的北方同学则秀出柳叶饺、元宝饺的绝活。面粉沾上鼻尖,欢笑漾在眉梢,一名广西的男同学捧起一只“四不像”饺子自嘲:“我这作品,主打一个真诚!”
当热气腾腾的饺子在锅中翻滚,白雾氤氲的,何止是食物香气?更是团圆的温度。
那一夜,师生们共品亲手制作的水饺,滋味鲜香更胜珍馐;那一夜,镜头定格下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,“哈应用一家亲”的口号响满会场。
离场时,一名学生轻声说:“原来月亮真的会跟人走——从家乡跟到了哈尔滨。”而哈应用职院,正用这样的夜晚告诉每个孩子:此心安处,即吾乡。